找项目 找团队就上我要外包网! 请登录免费注册
客服热线:010-58408369
同城外包信息服务平台
找项目
首页>外包资讯>P2P网贷

解码P2P平台 潜在“跑路”风险玄机

分类:P2P网贷来源:发布时间:2015-10-22浏览次数:836


Q1:又有不少P2P机构跑路,但在他们跑路前,似乎看不到他们资金链断裂的迹象,请问投资者应从哪几个方面评估P2P机构是靠谱的,业务模式是稳健的?


Q2:近期,有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向我推荐汽车质押型P2P产品,年化收益在10%以上,但我感觉今年汽车销售不够景气,万一所抵押的汽车贬值后估值,远远小于P2P融资额,投资者就会遇到借款人不还钱风险,投资者应从哪几个方面辨别这类P2P产品风险?

A1:

紫马财行创始合伙人唐学庆:不久前,有不少投资者也这样问我,“今年国庆节你们的品牌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会不会转眼赚一笔就跑路?”

我的回答是:“如果我们跑路,等于在美国人面前丢国人面子。”

我之所以要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件事。P2P平台要做大做强,信誉才是根本。

事实上,衡量P2P平台的跑路风险,投资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首先是仔细核查平台信息,选择有实力的平台,这包括平台的注册资金、合作伙伴以及股东背景等。

当然,部分P2P平台可能会在数据方面“夸大”其资金实力,甚至数据做假。其实这难不倒投资者,因为你可以借助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查询到公司真正的背景、注册资金、法人信息,以及平台法人是否存在违法记录。

其次,投资者必须注意P2P平台业务模式的内在逻辑——比如借款人从哪里来,如何进行风控,有无资金托管,垫付能力如何等等,任何在逻辑上说不通的细节,都可能暗示这个平台其实暗藏问题。要了解到这些“不能说的秘密”,投资者除了电话和网上沟通,最好能到公司实地考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

第三,投资者必须特别警惕P2P平台的密集短标,坚决不碰秒标。事实上,很多打算跑路的P2P平台都是抓住投资者想迅速获得高回报的心理,大量发布短期标甚至秒标,让投资者被所谓的高收益“冲昏头脑”。这时,投资者务必看清产品投资流向和收益率。比如通常P2P平台给出的年化收益率不会超过20%,而太高的收益率也代表更高的风险,一般借款者很难承担如此高的利率。

本报观察员陈植:其实,绝大多数跑路的P2P平台,都存在自融行为,所以要判断它是否“跑路”,只要判断它是否存在自融行为即可。

当然,这是一门相当高深的技术活。因为部分P2P机构很会包装自己的产品,隐藏自融的真实目的。

比如他们会花钱买来很多人的资料,由“他们”充作借款人发行高收益的P2P产品,吸引投资者投资,但这笔钱最终流向P2P平台经营方的口袋;甚至个别P2P机构还会对借款人进行“美化”,包装成各类具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发起P2P产品,但事实是这些借款人就是一个“托”,转手就将投资者的钱转给P2P平台经营方账户。

至于投资者资金的流向,要么被P2P平台背后的股东方用于炒股,要么被P2P平台关联机构进行民间高息借贷。只不过,随着股市持续调整,加之不少企业利润下滑,P2P平台能否靠自融业务兑付投资者本息,绝对是未知数。最终这些自融P2P平台沦为一个不断借新还旧的资金池,一旦新增资金跟不上,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P2P平台迅速跑路。

对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个比较可行的辨别方法,就是通过工商部门与网络报道及各种渠道,查看P2P平台经营团队的职业背景,资金实力等。

A2:

紫马财行创始合伙人唐学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拓展汽车抵押型P2P业务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目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车辆抵押主要分为抵押、质押两种形式,前者模式下,借款人在将汽车抵押融资后,还可以继续使用车辆;质押车辆则必须放在平台的专用停车场,借款人只有赎回后才可以使用。当然,前者的融资额通常要低于后者。

至于投资者所关心的汽车贬值问题,P2P平台对车辆抵押贷款的额度一般控制在汽车估值的约70%,二手车抵押融资额则在汽车估值的40%-50%之间,若借款人还款,其实得不偿失。

尽管车辆抵押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类P2P产品最大的投资风险,是借款人的恶意骗贷、重复抵押行为,一旦P2P平台对项目没有严格风控体系,且对投资者资金缺乏必要的第三者监控措施,就很容易引发很高的坏账。

应该说,这也是风险投资机构最担心的问题。今年“ST股大亨”吴鸣霄斥资亿元投资紫马财行时,他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对汽车抵押项目风险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二是能否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这也倒逼我们对于合作机构进行严格筛选,执行二重风控体系,并通过联合德阳银行尝试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

当然,光有机构信用背书是不够的。投资人应该多关注P2P平台的业务审核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如果平台对于抵押车辆没有进行详尽调查,不与借款人签署《质押协议》、《委托买卖协议》,不能有效控制车辆等,投资人坚决不能进行投资。

本报观察员陈植:笔者一直认为,面对汽车抵押类P2P产品等新生金融事物,投资者判断其产品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抓住最后的风控防线”。

所谓最后的风控防线,就是当这类P2P产品出现还款违约时,P2P平台能否扮好最后的兑付人角色,要么先通过自有资金兑付投资者,再向借款人追债;要么能用最快速度将抵押或质押的汽车进行变现,用于归还投资者资金。这背后,考验的是P2P平台的真实资金实力与二手车处理变现能力。

不过,兼具上述两种实力的P2P平台并不多,尤其是大多数P2P平台对二手车处理变现的主要做法,就是将汽车卖到西部某些省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考虑到汽车贬值等因素,其变卖的资金能否完全兑付投资者本息,又是未知数。

更糟的是,部分将汽车抵押融资的借款人甚至出现“人车失踪”的状况,令P2P平台更是无从变现汽车兑付投资者本金。

在这里,笔者还是想重复强调一句,看P2P平台管理团队与股东的业务背景特别重要——尤其要了解他们的汽车抵押融资项目来源,以及管理团队处理变现二手车的能力,若投资者对此不能确定,不妨借鉴一句投资格言:“不要买自己不了解的金融产品。”
分享到: